热搜词

热门文章

全国首例,信用卡代理维权被判敲诈勒索罪!

随着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的不断扩大,信用卡逾期比例也在不停增长,反催收组织也随之兴起,他们以“银行协商”“资产管理”为口号,活跃于网络各个角落,并宣称只需要一点点服务费,就能帮助消费者信用卡停息挂靠、减本免息。
为打击这类违法犯罪行为,各大银行多次告诫消费者远离黑灰产业,公检法及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打击金融黑灰产。在司法层面,也在不断加强对信用卡非法代理维权的量刑范围。
近期,平安银行成功协助厦门警方破获信用卡非法代理维权敲诈勒索的案件被曝光。据悉该起案件是平安银行信用卡开展打击金融黑灰产业以来,首次破获敲诈勒索刑事案件。
非法代理维权被定刑
银行信用卡部门在一次催收投诉案中,发现投诉人刘某与多起信用卡投诉案件高度相关。经调查发现,刘某为反催收人员,从事金融黑灰产业,其主要业务范围为信用卡停息减费,代理投诉等。
在业务开展期间,刘某自称可代理多家银行停息挂靠、减费让利业务,并怂恿持卡人恶意投诉银行,以获取不合理的协商、索赔。此外刘某还直接冒充客户身份,自称受到恶意催收并已多次向监管部门举报,以此方法逼迫银行达成不合理条约。
银行确认刘某异常后,立即报警,并帮助警方获取犯罪证据。警方调查后发现,本案中顾客所获得的银行赔偿金,全部被刘某占为己有。并且刘某谎称自己为持卡人垫付信用卡欠费,要求持卡人向其支付所谓的垫付金额。最终刘某因损害持卡人及银行双方利益,触犯敲诈勒索罪被警方逮捕,获刑一年三个月。
据上海灵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信用卡非法代理维权,其话术和操作方式基本一致,都打着“专业反催收”“代理免除债务”“债务处理”等旗帜,以骚扰银行、恶意投诉、伪造证件等方式达成与银行达成不合理协商,并且收取持卡人高额资金,给持卡人带来经济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非法代理维权的主要目标为获取非法资金,并且持卡人个人信息被泄露,很容易被利用在信用卡套现、非法贷款等违法犯罪中。在明知违法犯罪多的前提下,依旧坚持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非法代理维权所带来的恶意投诉等问题,使得银行“焦头烂额”,消费者也同样面临资金、征信与信息安全的损失。此外,非法代理维权黑灰产业,还挤占了持卡人维权的通道与资源,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多部门联合打压
为打击非法代理维权黑灰产业,全国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已发布相关通告,引导持卡人遵守金融秩序,明确反催收组织的“非法代理维权”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并且针对金融领域犯罪,制定出一系列法律法规。
此外,多部门还联合建立了金融黑灰产业举报机制。在一些城市,成功举报金融黑灰产业还可获得一定奖励,吸引更多群众加入打击金融黑灰产的行列中。
为应对反催收、非法代理维权逐渐有组织、有分工的团队化的发展趋势,各部门识别和打击反催收组织难度加大。为此多家银行组织了打击反催收组织黑灰产业专项组,与公检法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提供不法分子犯罪证据。
在多方合作下,近几年,对非法代理维权黑灰产业的打击有了明显的成效。以平安银行为例,资料显示,该银行打黑工作至今年5月份,已处置了223起黑产案件,刑事打击8起。
据了解,目前多家银行已可以通过声音识别、知识图谱、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精准识别反催收组织,并建立起黑名单。一旦出现非法代理维权,银行便能快速反应,并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
此外,在司法层面上,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增加对非法代理维权、反催收组织罪责认定。由曾经定罪为寻衅滋事罪,到如今已有多起非法代理维权被认定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刑事犯罪。犯案风险不断增加,非法代理维权人员,由原本的拘留变成刑拘,其性质在司法层面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持卡人通过非法代理维权侵犯银行利益,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处罚。轻则征信受损,重则被判帮信罪锒铛入狱。
司法、警方、银行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联合打压,将极大地震慑非法代理维权违法行为。不断有犯罪分子被判刑的情况下,一些非法代理维权、反催收黑灰产业受到威慑已停止违法违规行为。未来,多方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非法代理维权组织终将无路可逃。

文章地址:https://www.ruzw.com/html/202110/350761.html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RUZW电商运营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