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围剿!特大“电销引流”黑灰产业链被捣毁
随着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用户在网络上的足迹几乎遍及各个地区和领域,导致对一些事物记忆模糊,被不法分子用话术引导进入提前编好的大网中。
近日,上海警方从一起冒充客服进行诈骗的案件中侦查出一个全国性的特大“电销引流”黑灰产业团伙。侦查后,警方从全国24省百余个城市,抓获500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冻结涉案资金近400万元,查获作案设备720余件。此案是有史以来电销引流被打击力度最深的一次。
电诈引流猖獗
在以往破获的电销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几人成伙,骗完就迅速拉黑用户,像这次案件中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并不常见。
据了解,该诈骗团伙在国内运用虚拟号码拨打电话,但对外电话登录位置和电话显示却来自境外,当用户提及“为什么是国外电话”,诈骗团伙便会以“客户多”“电话打不过来,用电脑操作”等理由搪塞。如果用户提出“没有在这个机构交过费用”时,诈骗团伙则会以“交过费用”“可以退款”“加QQ群办理”等由头将用户引入陷阱。
这个案件中,大多数受害人有相关教育机构消费和金融投资历史,受害人信息被转卖或被非法盗取后,诈骗分子通过冒充教育机构或金融机构客服的形式,实施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客服”和真正实施诈骗的团伙分工明确,该团伙由上到下分为核心成员、组长、质检员、客服。其中,核心成员主要负责对接境外诈骗团伙并收集用户的名单和相关信息,再将名单分配给下级,最后通过客服将用户引入聊天群。
“客服”是由专人负责培训、检查质量、结算收入,诈骗团伙中的“组长”会对外发布招聘信息,招募兼职客服人员,有部分用户看到“兼职在家办公”“打电话就能挣钱”等信息后就会报名参加。
培训后,客服通过虚拟软件利用相应话术进行“引流”,除了能得到日结200元薪资外,成功引流1人至聊天群,还有5-10元的提成,引得不少“客服”将身边的亲朋好友拉入其中。该团伙指派任务通过聊天软件进行,发放报酬则通过红包的形式,境外团伙还通过虚拟币向核心成员支付报酬,极大地规避了监管检测及公安部门的抓捕调查。
相关人员表示,此案件涉及人员较多,涉及罪名较广,可能涉及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犯罪分子还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罚金处罚。
防电诈刻不容缓
近年来利用电销诈骗的事件持续增加,诈骗团伙使用的诈骗手段经常让人难以揣摩。近期仅在支付行业中就出现了不少利用电销手段进行诈骗的事件,大多是打着“低费率”“免押金”“不跳码”等旗号诱导用户办理POS机具然后冻结押金,或者利用“兼职在家办公”“日结线上兼职”等理由诱导用户刷单,刷够一定金额后就会拉黑用户并卷走资金。
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用户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组织电销诈骗行动,还将诈骗手段融入一些新兴产业,譬如AI换脸骗局中就有人9秒钟被骗了240余万元,还有人利用元宇宙藏品进行诈骗等。
从各类诈骗案件中来看,不管是退款理赔,还是日结兼职,又或者是免费POS机,诈骗团伙的诈骗手段都是有迹可循的。对于诈骗分子来说,用户身上最宝贵的资源就现有存款、可用的贷款余额(包括信用卡、其他借贷平台的额度)等,所以一旦碰到需要缴纳押金、自费刷单的项目,用户要格外留意是否为对方设下的骗局。
除了被骗,用户还有极大可能涉及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电销引流”案件中大批客服帮助诈骗分子引流用户,就涉及帮信罪。而全国开展“断卡”行动的目的,也有预防“一人多卡”背景下有人出售、租赁自己银行卡、电话卡的作用。
据了解,帮信罪是指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诈骗,还为犯罪分子提供帮助的行为。帮信罪目前已成为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数第3的罪名,如果涉嫌帮信罪,将可能受到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总结来看,诈骗团伙不止盯上了用户手里的资金,还将用户的劳动力作为帮助其完成诈骗手段的重要一环,导致用户“人财两亏”,为此,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反诈骗宣传,用户也要时刻提起反诈骗意识。
文章地址:https://www.ruzw.com/html/202110/35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