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热门文章

开往春天的列车——数字人民币普及推广加速中

“就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顺应时代发展,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关注数字货币衍生出的数字化服务,融入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既是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日前,通联支付副总裁兼商户服务事业部总裁、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张玉梅受山东支付清算协会邀请,做客济南广播电视台专栏节目《领航家访谈》,科普数字人民币知识,分享数币对支付模式的影响变革。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下面就跟随此次访谈内容,一起先来了解下吧。

播出时间:2022年3月21日20:30

采访嘉宾:通联支付副总裁兼商户服务事业部总裁、山东分公司总经理 张玉梅

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数字人民币引领支付体系新变革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各国选手高能出战,精彩纷呈,而赛场下,崭新的经济亮点也是层出不穷,近年来热度一路走高的数字人民币也走进了北京冬奥会并借助这一全球体育盛事得以更大力度的宣传和推广。
央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在2022年工作会议中指出,数字人民币冬奥会场景试点实现七大场景全覆盖稳妥推进,落地场景约为40.3万个。在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12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及地区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地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试点业务的逐渐推广普及,数字人民币日将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础设施,在提高货币及支付体系运行效率的同时,也肩负着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重任,引发了支付体系的新一轮变革。

一、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原因
数字人民币并非是一种新货币,其本质上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也就是说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对于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背景及原因,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在2021年10月举办的第二季外滩金融峰会上进行了系统性权威阐释。
一是随着技术进步、需求推动,法定货币的形态逐步从实物形态向数字形态演进。在历史上,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催生私铸和官定货币的博弈。民间货币发行者自己决定钱币的重量、成色和标准,显著加大了社会成本。近几年比特币和Libra等全球性稳定币也在试图发挥货币的职能,这些加密资产以去中心化方式来处理支付交易,会侵蚀国家的货币主权,所以现钞的数字化压力越来越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86%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其中60%进入研究实验或实行阶段。
二是在我国尽管现金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还保持一定增长。自2016年到2020年末,中国流通中的M0余额由6.83万亿元增长到8.43万亿元。这说明零售环节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供给还没有跟上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公众对于现金依赖度比较高。货币的属性是公共产品,是为所有社会群体服务的,也应该为包括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老百姓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的央行货币。所以说,货币发展的历史趋势和需求变化都对供给侧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型的基础货币。
二、数字人民币的定义及特征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明确了数字人民币的精准定义,即“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
该定义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1)从货币定位看,数字人民币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功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2)从发行管理看,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发行权属于国家,人民银行在数字人民币运营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3)从应用场景看,数字人民币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可广泛地用于个人和企业各类日常交易场景;(4)从支付角度看,数字人民币以数字形式存在,自身具有价值,且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因此数字人民币能够作为数字化支付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匿名交易。
数字人民币设计兼有实物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的优势,主要具备兼具账户和价值、不计付利息、低成本、支付即结算、匿名性(可控匿名)、安全性、可编程性等七大特征。
三、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的差异 
数字人民币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通用的支付方式,丰富了支付工具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数字人民币基于M0定位,以提升金融普惠水平为宗旨,主要用于零售支付领域,借鉴了电子支付技术及经验并对其形成有益补充。虽然两者支付功能相似,但数字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也存在一定差异:一是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二是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三是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数字人民币与一般电子支付工具既互补也有差异,在一定时期内, 数字人民币将和传统电子支付工具长期并存。
四、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及应用
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以央行组织九家运营机构+支付机构“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广。长期来看,央行可依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场景和流量优势,允许更多有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2.5层”试点创新推广。在支付场景的推广方面,数字人民币秉持从封闭测试到小范围推广再到逐布开放,从较为基础的支付场景再到多场景推广,实施渐进式的稳妥可控推进。
从具体应用场景来看,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涵盖了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应用场景仍在持续扩容中。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是确定性趋势,基于央行数研所目前发布的123项专利分析来看,区块链、智能合约、可控匿名等是央行数字货币在技术领域的新亮点,未来有望覆盖更多过去无法实现的货币应用场景,从而大大拓宽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领域。
五、数字人民币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影响
从发展思路上来看,数字人民币是作为零售支付体系的补充,设计定位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在同一层面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当于钱包,而央行数字货币是放在这些钱包里面的钱。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央行数字货币流通推广的重要渠道,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是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从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有别于传统账户体系特性创造出新的支付逻辑,可以给银行及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相关机构带来更多的硬件和场景创新机会,催生新的盈利点,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就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顺应时代发展,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关注数字货币衍生出的数字化服务,融入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既是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六、面对数字人民币推广及普及,通联支付做了哪些努力?
通联支付是首批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自2015年起,公司就已开始了基于第三方支付赋能企业数字化的战略转型推进,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间连接、共建互通互联的产业智慧新生态。在数字人民币推广普及时代机遇中,通联支付积极入局试点,已完成了九家运营机构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家运营机构的协议签署及技术对接,同时,在数研所的指导下,双方业务合作及平台对接也正在持续推进中。通联支付内部也在积极推进数币受理功能建设,充分研究、探索、挖掘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领域,持续提升产品服务竞争力,以产品驱动,快速迭代,从实现基础受理场景支持,逐步升级到提供更为丰富的多需求、数字化综合场景应用服务。目前在国家指定的12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及地区,通联支付均在全力配合运营机构推动数字人民币受理场景建设,范围覆盖零售、餐饮、商旅、加油站、政务、教育、物业等各个领域。

山东省支付清算协会
2022年3月21日

文章地址:https://www.ruzw.com/html/202110/350213.html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RUZW电商运营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赞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