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热门文章

特斯拉:如果我的超充也优惠,你会忘了刹车的事吗?

看着朋友圈里的一些朋友陆陆续续在最近提前完成了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提车,我就知道,特斯拉新闻稿里对4月销量下滑,用运往欧洲交付给欧洲消费者这个解释,背后有不少故事。

提前提车,顺着这个思路又调查了一波,发现,上海车展车顶事件之后,有不少之前订车的人取消了购买,于是,后订车的人完成了补位。

不过,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因为特斯拉的低成本策略、神经网络算法能力表现优秀,它短时间内销量数字预计会回暖,并且一段时间以来预计依然会有不错的表现。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接下来还该买特斯拉吗?还敢买特斯拉吗?这是集中疑问。

破解这个话题,我们要从特斯拉最新的一件事说起,这件事能给他带来相应的转机,而且这件事也是特斯拉布局中国的一步大棋。

第一座V3超级充电站落地,关键词:国产

2020年,关于中国智能电动车下一竞争空间的定义,在重新变换。尽管行业中的大众、奥迪、宝马等企业在纷纷加码智能电动车,续航数字在不断进行提升,但从现有的行业头部企业身上,其实我们能看到,下一个战场在于车辆的能源补充。

2020年,头部的几家智能电动车企业,在筹备新一轮的补能方式,有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有的是较大版本的升级迭代。

蔚来的方式很清晰,是今年完成上线的第二代换电站,且与中石化进行合作,接下来的换电站推进速度以及地理位置优势都更清晰。换电速度更快、换电更便利、换电数量能力更强,于是,满足更多车主需求。

小鹏的方式也很清晰,北京车展上何小鹏立了一个Flag,几年内,做到中国免费超级充电的第一名。关键词,除了速度更快的超级充电站之外,还有免费。截至目前,取得的成绩不错,中国164个城市落地,有1140个免费充电站,1.9万根免费充电桩。

理想,在研发自己的下一代增程技术,还在推进纯电动技术。还有一系列的其他企业,在选择进行补能领域的发力,比如今年很流行的话题,换电。

而特斯拉,2019年开始布局的,是V3超级充电桩的中国本土化国产。产能数量1万根/年,并且未来的胃口很大,还在谋求车辆、零部件、充电柱这些方面的产能提升。数字,就不说了,百万级的体量,挺飘渺的。不过,虽然特斯拉一向没谱,至少这一次玩充电桩这事儿是先推进起来了。

然后,今年5月的国产V3充电桩组成的充电站,就是结果。对于特斯拉企业、特斯拉的车主、想买特斯拉、智能电动车行业来说,这都算是个好事。

对于特斯拉来说,自然可以去展示自己的充电技术能力,在市面上是领先的,消费者愿意为先进的东西买单,拉动营收、企业销量、市场占有率等等;

对于特斯拉车主来说,不管有没有免费充电的额度、权益,充电站数量进一步变多/充电速度变快,自然是对于买了车的自己而言,是好事;

对于想买特斯拉的人,充电站数量越来越多,自然比买其他品牌有了更多优势;

对于智能电动车行业来说,则是电动车/传统燃油车/燃油车比例的变化,蛋糕越大、越好生存。

降本增效,工业上经常谈及的话题,特斯拉能依托于国产化快速回本。国产V3充电桩项目投资约4200万元,年产1万根,成本进一步降低,至于车主的充电费用和服务费用,不好说,毕竟变过几次了。

忘掉刹车那件事?不好说,有操作空间

国产V3充电站,能不能拉起一波特斯拉的销量"回暖",理论上来说,是有机会的。

V3充电站的补能效率不错,这点已经不用太多的展开说了,毕竟非中国国产的V3充电桩已经在2020年在不少地方落地。之前去实地体验过相应的表现,之前的120kW V2充电桩,其实并不能配的上超充的超级二字,原因很简单,低电量冲到90%左右,时间一般在35-50分钟,这个数字在当年是够快的,但2020年这个时间点,已经是正常水平。然后,尽管有120kW的功率,其实如果有2辆车一起充电,会自动进行分流,也就是说,充电时间1小时到接近2小时的样子。

新的V3充电桩,其实技术机理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是通过特定的一系列措施(电压变化不大,充电线水冷、主动对车辆电池进行预热等)控制车辆进行大电流充电时的发热、安全等问题。V3充电桩数据上显示的最大250kW充电功率对比之前120kW的充电功率,其实并不能达到翻倍的效果。本质上,V3相比V2的综合效率提升在15%-20%之间,最大功率只是最大理想工况,会根据车辆SOC不同进行相应变化。然后,比较难受的一点还有,北美的V3充电桩选择的是不分流不降功率,中国市场的V3充电桩,恩,变来变去。

当然了,该夸的还是要夸,能做到250kW的峰值功率,把充电效率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但,该吐槽的也还是要吐槽,原因在于V3充电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特斯拉国产磷酸铁锂版本车型的匹配,都谈不上好,而是不太行。

截至目前,特斯拉V3充电桩存在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一点是,更大电流/更快的直流充电速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有多大。这个方面,其实特斯拉对车主使用超充充电给出的建议方式"尽量避免过充(每次都充到100%)过放(用户几乎0%)",否则会有所影响。

但实际上,身为特斯拉车主,还会知道另一件事,建议每次充电不要充满,而是充至80%左右。这,与降低自燃风险相关。

上述,是目前特斯拉车主(三元锂电池版本)们,在和车辆补能、超级充电时,比较频繁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然而,对于目前特斯拉的主销车型-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Model 3来说,超级充电,还有其他新增情况。现实情况是,磷酸铁锂电池版本车型的超充充电速度并不快,且会与同桩充电车型共享功率。接近2小时完成10%左右电量到90%的补充,这样的速度,实际上不仅和超级充电关系不大,甚至对比蔚来、小鹏的相关车型,在协议匹配的三方充电桩超充速度。比如,小鹏P7在国家电网直流充电桩上,70分钟左右可以充满,比如,蔚来在部分三方充电桩上能直接达到官方超充的速度。

写在最后:

让我们回到主题,国产V3超充桩的发力。接下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特斯拉在超充领域能有更多的玩法和底气,并且,根据特斯拉的互联网生意模式-压低成本压低车价,而是靠周边的服务类项目来作为利润主要来源,换言之FSD、EAP、超级充电都是如此。

上一篇FSD V9.0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剖析过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相关情况,不到2%的装车率,意味着这种模式和中国消费者目前的消费观不太相符。

但,V3充电站,其实可以。

刹车事件,上海车展车顶事件,本质上短时间内会对特斯拉的信任度造成相应打击,需要时间进一步弥补,但随着同行业内诸多同类功能推出,接下来依靠纯视觉神经网络的V9.0预计不能达到好的效果。但,V3充电桩从理论上可以,250kW/专属充电区域/规避三方充电,甚至是特斯拉可以选择给出相应优惠,这些都比较吸引人。

但,核心的问题依然是一个点,特斯拉的思维,是否会接着变来变去、是否会接着嘴硬。

文章地址:https://www.ruzw.com/html/202110/349652.html

声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RUZW电商运营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赞 | 0